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巖腳鎮那灑小學,玉蝶善愿此次前往目的地。2015年11月6日清晨7點準時出發,當我們到達那灑小學時,已經是上午10點左右。
遠遠地在校門外就聽到了朗朗的讀書聲,如同一首首優美的歌聲讓你沉浸其中。靜靜地走到教室外看著同學們認真的學習,老師耐心的為同學解答疑惑,不禁讓人回想起學校里學習的美好時光。
將貨物卸下車后,正是學校課間操時間,我們有幸觀看了同學們做<第六套廣播體操>:看!隨著音樂的響起,同學們踏著正步,整齊的散開,隨著節奏認真做著每一個動作。整齊的動作,優美的身姿,是那么的美麗、舒展、整齊、像軍人走著正步,隨著“一二三四,二二三四”的口令聲綻放如美麗的花朵,盛開在你的心田,更像初升的太陽,充滿著活力與斗志,給人一種健康愉悅,活潑快樂的感覺。讓人不知不覺想加入其中,和他們一起運動。
鄰近的團結小學也是我們此行的另一個捐助學校。由于兩所學校相距較近,兩個學校相距只有幾百米,而團結小學沒有公路進入,經過協商兩所學校統一到那灑小學舉行捐助禮物儀式。
經過一番組織和準備,我們把那灑小學的禮物在同學和老師幫助下送到了各班級教室內,由老師和工作人員一起分發給同學們。 團結小學的禮物在那灑小學操場獎臺發放,由老師和工作人員送上禮物。
看著同學們一個個換上嶄新的校服,背上裝滿整套的學習用品的書包,大家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忙碌了一上午終于將每位同學的禮物送手中,我們的工作人員利用空隙時間和同學們做了一個小游戲:“以愛為題的造詞或者造句” ,在眾多的愛心造句中,其中有位同學這樣說道:“我會努力學習,長大了也像叔叔、阿姨們一樣關愛更多像我們一樣貧困山區的孩子! 一句話讓我想起:“飲水思源”,南北朝時期庾信在《征調曲》寫道“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吃果子的時候要想一想結果的果樹,喝水的時候要想一想流水的源頭)!边@是一種飲水思源的品德。就像我們“玉蝶善愿”行動,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得到了國家的支持和社會的認可,現在我們有能力去回報社會,所以會盡到一個企業應盡的責任,去幫助山區貧困兒童;今天得到社會各界幫助的孩子也會在心里種下一顆關愛和幫助的種子,當他們長大成人學業有成時,也一定會盡自己之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希望他們快樂健康的成長,希望他們永遠沐浴在陽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