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市鳳崗縣新建鄉康巖小學,是我們玉蝶善愿第三個目的地, 下午15:00左右我們在車上看見康巖完小學,從外面看康巖完小建立在山頂上,經過一條彎曲的水泥路到達學校。
進入校園現在正是課間時間,同學們正在操場快樂的奔跑、游戲、玩耍,看到裝滿禮物的汽車開進學校同學們就知道我們來了,有幾個同學高興的跑進教室去通知其他人“送禮物的來了,送禮物的來了”看著同學們一個個的聚集到講臺前駐足觀看,聽著他們相互之間不斷的在討論貨車裝的是什么禮物,突然感覺全身充滿了力量。
下車后接待我們是學校的一位老師,給我們介紹了學校的發展情況:康巖小學建于康熙年間,校址分別在康巖——唐溝豬石崗——康巖溝寨子中間,校舍面積約200平方米左右,教師在1—5人,學生不到60人。解放后,在原校址由政府新辦一所完全小學,教師在2—5人之間,常年學生在80人—150人之間,學校命名為“紅旗民小”。
1986年紅旗大隊將學校搬到王家組附近,校舍面積958平方米,常年教師6人,學生180人左右。
2002年學生數增加到350人左右,教師7人,當年由政府爭取到國家扶貧資金,將原校重建,當年就建起了一棟三層共12間教室的教學樓,教師宿舍,廁所,球場,共占地面積4747平方米,教職工在7—9人之間,其中代課2人,學生在200人左右,從2007年就全部免除了雜費。
聽著老師的敘述,康巖完小發展的畫面就好像一張張的幻燈片閃過眼前,讓我們看到了它成長的經歷。簡短的交流后由我們的工作人員協助老師,把送給同學們的禮物發放到他們的手中,看著他們把一件件新校服穿在身上,打開為他們精心準備禮物時,驚喜的表情和開心的笑容,我們的心理感到十分的欣慰。
發放完禮物到樓下集合時我無意間發現:教室外掛著各種五顏六色的小傘,小傘下掛著一張張紙,上面寫著一段文字: “長大后,我要當航天員;長大后,我要當科學家;長大后,我要當醫生”等等,這些都是同學們對自己美好未來的憧憬,對未來的自信。
伴隨著汽車啟動的轟鳴聲,康巖完小的玉蝶善愿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坐在車上時我回想起那承載著孩子們理想的五顏六色的小雨傘,就好像一名值崗的士兵不管刮風下雨,都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上——那么地堅定,執著!孩子們的夢想就像士兵的職責一樣,更需要社會、家庭的關心愛護,只有在關心愛護的呵護下長大,他們才會更快的學會本領,實現夢想。
希望你們美好的夢想都能實現,祝你們在往后的每一天,開開心心,健健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