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蝶“善愿”2021年第一期(總九十九期)貴陽地區息烽縣貓場小學、何家硐小學愛心行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包h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教育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中國教育總體發展水平進入世界中上行列。但偏遠山區的教育同城市教育相比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基礎設施薄弱、師資力量較弱、教育經費投入不足等問題。
黨的十九大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高度,作出了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重大部署,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城市農村的教育事業在長足進步的基礎上差別會逐步縮小。我單位自成立以來,一直響應國家對發展教育事業的號召,積極支持山區教育事業。
2021年3月23日,玉蝶新一輪的善愿活動持續展開。在貴陽地區業務員的共同努力之下,經過多次實地考察后最終選定息烽縣的貓場小學和何家硐小學作為此次善愿活動的對象。
根據實地調查后發現,這兩個學校的學生都沒有統一的校服,且將近百分之四十的學生是留守兒童。由于地處偏遠山區,山里的孩子們能夠得到教育的機會就已經感到十分知足,從沒想過可以穿上統一的校服接受知識的熏陶,因此,可以想象他們得到校服是多么的快樂。
我們在去往這兩所學校的途中,業務員給我們詳細介紹了這些學生的基本情況,大多數家長為了養家糊口紛紛選擇去外省打工,小孩都是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父母們在外努力打拼,孩子們在家努力學習,雖然大山里條件有限,但他們自然懷揣著夢想。聽到這些話讓我們感到非常的心酸,同時又非常的欣慰。我們一直生活在幸福環境中,未曾經歷過他們那樣的生活,但是他們依然有著遠大的理想,我們怎么能滿足于現狀呢?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一刻,孩子們就是我們的老師。
汽車在山路上顛簸,我們的思緒已經飛到了校園里,大伙都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見到那些可愛的孩子們。時間一點點過去,我們終于到達了目的地,小朋友們紛紛欣喜若狂的跑出來迎接我們,一同幫我們搬運物資,快樂的心情流露在他們的臉上。大家迫不及待的換上了新的校服,領取到了新的書包文具等,相互討論著自己獲得的新禮物,他們那開心的笑容深深地感染著我們,他們的歡樂是那么的容易獲得。小朋友臉上洋溢的笑容是我們繼續善愿的動力。
梁啟超曾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不管是祖國的未來還是玉蝶的未來都離不開青少年,玉蝶的成功離不開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玉蝶獲得的榮譽離不開社會的支持,玉蝶人也將一如既往的回饋社會,生命不息,善愿不止。
曾少玲
2021年2月29日